走出书斋何其难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部分当代人来讲,行万里路是易如反掌,而读万卷书则难如登天;但对于读书人而言,读万卷书则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行万里路。读书人长期在书斋中生活,“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什么春夏与习总。所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不接地气”。 若干年前,年少轻狂,曾和队友千里骑行茶马古道。最近,为了写论文的需要,再次“出山”行走于沿海江湖。今天去调查了一个烽火台遗址。古代烽火台都是建在险要之处,常常是在山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 阅读更多 »走出书斋何其难
-->
记录我曾经读过的那些书以及书评、新书出版信息。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部分当代人来讲,行万里路是易如反掌,而读万卷书则难如登天;但对于读书人而言,读万卷书则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行万里路。读书人长期在书斋中生活,“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什么春夏与习总。所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不接地气”。 若干年前,年少轻狂,曾和队友千里骑行茶马古道。最近,为了写论文的需要,再次“出山”行走于沿海江湖。今天去调查了一个烽火台遗址。古代烽火台都是建在险要之处,常常是在山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 阅读更多 »走出书斋何其难
最近在图书馆收集资料,注意到了不少的大型史料,《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珍本丛刊》是这其中的一套。最近几年,大陆地区的史料出版业蒸蒸日上,新出的各种各样的史料丛书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但是,这些新出的史料当中,有不少都是新瓶装旧酒——将之前的史料重新编辑,冠以不同的书名,然后再加上少量的新史料,就成了洋洋大观的史料丛书了。这些史料丛书,如果有100本的话,可能90本以上都是旧史料,剩余的只有10本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还有一些更糟糕的史料丛刊,就… 阅读更多 »《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珍本丛刊》推介
《国家航海》为中国航海博物馆(上 海)主办的一个以航海文史与航海博物研究为重点关注对象的学术刊物,创刊于2011年。《国家航海》所刊论文以中外航海文史研究为主,涉及海洋史、海上贸 易、交通航路、古代造船、水下考古、航海文物等,同时关注相关领域的书评资讯与学术动态。该刊秉持原创、深刻、严谨、国际化的办刊方针,注重当代学者对中 外航海界重大发现及研究热点的关注与敏锐思考。所刊论文均同步发布于国内相关专业数据库,具有广泛影响。万方数据库、中国… 阅读更多 »《国家航海》第六辑(2014年)目录与摘要
《海交史研究》创刊于1978年,1985年由不定期内部刊物转为定期(半年刊)公开出版刊物,是目前中国海交史研究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纯学术刊物,由中国海外交通史演讲会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联合主办出版。1994-1995 年荣获福建省社科期刊学术理论类一级刊物。1996年被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确认为《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研究》数据统计系统核心刊物。2005年万方数据库遴选为核心刊物。至今共出版61期,发表了数百篇有关古代海外交通… 阅读更多 »《海交史研究》2013年论文目录并摘要
一休,作为一个动画形象可谓家喻户晓。而历史上真实版的一休的故事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真实版的一休,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皇子,但是却从来没有享受过皇子的待遇,从小便被勒令出家;他曾出家当和尚,可是却不受清规戒律,吃肉喝酒,经常出入青楼妓院,公开声称自己“淫酒淫色亦淫诗”;他有着过人的才华,却曾自杀未遂;他离经叛道,可却在78岁时遇到盲女艺人而与之相爱,并留下多篇诗作,而有的诗描写色情之露骨令人咋舌。他的传奇一生,足够拍一部电影了。 川… 阅读更多 »现实版的一休和尚——酒肉穿肠过
吃饭时听到泰戈尔《生如夏花》的全文朗诵,深为叹服。“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早已为人所知,而诗中另外一句“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更是让人颤抖。又听《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更是让人难以平静。忽然间,想找找英文原版看是什么样的诗句。一查,偶然间发现竟然有一个网页在讨论该诗是否为泰戈尔所作。看到这个讨论,瞬间石化。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泰戈尔写的吗??? 恕我浅薄,我之前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耸人听闻”的观点的。但是,查了… 阅读更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非泰戈尔所作
读秀是什么?它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书网站!读秀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奢华图书馆,善用读秀,等于坐拥百万电子书和论文等资源。本文结合自己的使用心得,逐步来介绍一下从入门到中级的使用方法。至于高级技巧,只能等机会合适了再讲,而终极功能,恐怕只有程序猿和开发者才知晓了。本文主要讲以下几个小问题: ——读秀是什么,有哪些资源? ——读秀的马甲网站有哪些,如何利用免费公共资源? ——如何进行试读、文献传递? ——如何进行全文阅读、下载? 读秀是什么,有… 阅读更多 »善用读秀下载图书,坐拥百万电子书
《明史研究》为中国明史学会的学术集刊,在明史界同仁和黄山书社的支持下,从1990年至今已坚持出版了11辑。第1-10辑为两年一期,第11辑开始改版为一年一期。据介绍,该集刊还计划改为半年刊甚至季刊。本博主根据中国明史学会官网整理收集了《明史研究》目录,方便学界参考利用。中国明史学会,简称明史学会,成立于1989年8月,是一个拥有360多名专业会员、十多个团体会员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是国内外明史学人进行学术交流的核心组织。学会还编辑出版有… 阅读更多 »《明史研究》总目(第1-13辑)
古代中国人计算年龄往往有虚岁(毛岁)与周岁(实岁)之分。周岁指的是一个人的实际年龄,与现当代计算方法基本无异,而虚岁则是在周岁上加1岁或2岁。在古代,虽然没有统一的虚岁计算标准,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孩子从出生时就应该记为一岁,因为十月怀胎在古人看来是万物有灵的体现。而以后每过一个农历新年(即春节,而非阳历新年)就增加一岁,这样虚岁往往比周岁要大。如果是腊月(阴历十二月)出生,一过春节就记为两岁,因此虚岁比周岁还要大两岁。所以,我们现在把计… 阅读更多 »周岁、虚岁与积闰享寿:古人年龄计算方法
Chinese Studies in the Netherland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荷兰中国学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近日由国际知名的Brill出版社出版。莱顿大学(荷兰)设立于1575年,是荷兰最古老的大学,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很发达,历史上曾诞生过许多著名的学者。莱顿大学有“欧洲汉学重镇”之称,早在1851年莱顿大学就设立了中文专业;1876年又设立了第一个汉学教授职位,举办中国语言和文化… 阅读更多 »《荷兰中国学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出版
上篇博文发布了何炳棣教授《明清社会史论》中译本的出版信息。尽管《明清社会史论》在国际学术界享有毋庸置疑的盛誉,被译成意大利文、日文、韩文等多国文字,但是这本书的专业性非常强,非专业人士估计是没有那个耐心去读下去的。而何炳棣教授的另外一部书《读史阅世六十年》则是比较通俗易懂,属于一篇回忆录性质的读物,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何炳棣与杨振宁属同一届考上庚款公费的留学生,该届何炳棣是第一名。多年之后,杨振宁与何炳棣聊天时说,我记得我们是同一年考上… 阅读更多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
——比较明清中国与西方早期近代及近代的社会阶层,我们发现其间只是程度不同,而非性质的相异。劳力者与劳心者的界线,儒家中国可能比西方来得清晰;但这样的界线,在所有的前近代与近代的文明社会差不多都存在。即使在现代的北美,虽然对劳力者的偏见已是最少的,但社会阶层体制的根本区别,仍在白领与蓝领职业之间。儒家传统与价值,可能会对富人在得以进入统治精英时造成较大的压力,但同样的驱策与社会弱势情结,也在大多数前近代与近代社会的新富(nouveaux … 阅读更多 »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中译本出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的就是历史研究者离不开史料的发掘、整理与利用。史学大家傅斯年先生曾极力强调史料对于史学的重要性,以至于讲出“史学即是史料学”之类极端的话。傅先生的本意是好的,也就是极力提倡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手脚找东西”的精神去发现、利用新史料。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也说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20世纪初期,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内阁大库档… 阅读更多 »新史料之重要性兼记2013年购书
[新闻稿]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湯開建先生撰寫的兩部著作:《黨項西夏史探微》和《唐宋元間西北史地叢稿》,2013年12月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湯開建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民族史專家,并長期擔任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其在党項西夏史、安多藏族史及西北民族史地諸領域中,均有獨到的建樹。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湯教授的兩部著作收錄了有關党項西夏、突厥回紇、安多藏族等領域數十篇代表性文章,總字數約一百萬字,反映了湯開建教授在澳門史及中國天主教史… 阅读更多 »汤开建教授两部著作由权威出版社出版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最近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个月前,郑州的彭帮怀老师发现人教版新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初一)有文字性错误,郑老师将30多处逐一指出,并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到了法院。11月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官网刊发了致歉信,承认了2013年5月第3版教材存在六处错误,并予以更正,如下: 1. P20 “读一读 写一写”中,“沭浴”应为“沐浴”。 2. P33 “读一读 写一写”中,“权威”应为“劝慰”。 3. P53 第三行 “……… 阅读更多 »当不靠谱的教材碰到较真的史学教授
政商化,带给当时中国的弊端就是让官僚体系腐朽,让商业出现不平等的竞争,特别是在抗战结束后,随着政治经济结构的转化,向心力瓦解,其报复性地追求暴利,特别是官员赤裸裸的寻租行为产生大量的贪官集团,让政府丧尽民心,虽然最高统治者意识到这弊端,并想解决,无奈政商结合已经凝固,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无法改变只能随波逐流。短短三四年,南京国民政府彻底崩溃,撤离了大陆。这些弊端被后来政权所意识到,可惜是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法彻底取消了私营工商业,以此断绝… 阅读更多 »《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