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明代倭寇

元末明初东亚倭患与“倭寇外交”研究的新视野

作者:马光,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2020年第2期,第47—52页 责任编辑:李成燕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8FZS052)阶段性成果之一   14世纪中后期,东亚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局面。中国,各地起义不断,烽火四起,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朝鲜半岛,内外交困,最终李成桂(1335—1408)推翻高丽政权(918—1392),开… 阅读更多 »元末明初东亚倭患与“倭寇外交”研究的新视野

《明初赵秩使日问题新探》(《江海学刊》2020年第2期)

内容摘要:明朝初建之时,明太祖多次遣使赴日,欲以通好。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派遣赵孟頫后人、山东莱州府同知赵秩等人赴日。为给日本增加更大的外交压力,明太祖又派遣杨载第二次赴日,负责押送15名倭寇。最终,怀良亲王遣使来华朝贡,奉表称臣。怀良态度的陡转并非仅仅由于赵秩庭上的激昂陈词,而是与其面临的北朝大敌压境的客观形势有关。四年,赵秩并没有继续客留日本,而是回到了明朝。赵秩第二次出使日本时与仲猷祖阐、无逸克勤等人同舟,时值五年五月末,… 阅读更多 »《明初赵秩使日问题新探》(《江海学刊》2020年第2期)

面子与里子:明洪武时期中日“倭寇外交”考论

按:2013年,最初涉及这一问题时,我只用了半页概述,因为感觉这个问题实在太老,没什么可研究的了。然而,细读了几篇文章之后,发现问题其实还是挺多的,甚至一些最基本的史实问题都没搞清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重新探索一番。 历史事件,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小文自身亦然:面子就是有关朝贡体制的理论部分,里子就是文中琐屑的考证。单纯的考证,多被认为是饾饤之学,难被接受,故只好扯上些“理论”。面子虽然热闹,但常虚无缥缈;里子虽然… 阅读更多 »面子与里子:明洪武时期中日“倭寇外交”考论

开海贸易、自然灾害与气候变迁——元代中国沿海的倭患及其原因新探

按:2014年8月,小稿初定。2017年9月,在韩国访学期间,又做了进一步修订。从动笔到现在,一眨眼四年多过去了。最初,原计划只是写一两页的背景介绍,没想到随着思考的深入,感觉越来越有料,越好玩。拉拉扯扯,也就成了如今的模样。 一提倭寇,都会想到明代嘉靖大倭患,进而自觉不自觉讨论海禁与倭寇的关系。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谓汗牛充栋,不少经济史学家甚至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讨论二者的关联。本人学力不逮,只好绕过这道“马奇诺防线”,穿越到元… 阅读更多 »开海贸易、自然灾害与气候变迁——元代中国沿海的倭患及其原因新探

新史料之重要性兼记2013年购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的就是历史研究者离不开史料的发掘、整理与利用。史学大家傅斯年先生曾极力强调史料对于史学的重要性,以至于讲出“史学即是史料学”之类极端的话。傅先生的本意是好的,也就是极力提倡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手脚找东西”的精神去发现、利用新史料。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也说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20世纪初期,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内阁大库档… 阅读更多 »新史料之重要性兼记2013年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