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20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召开了题为“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会议。很多活跃在第一线的近代海关史、海洋史、经济史等领域的教授们都来与会,可谓名家云集。以前只能在书本中读其大作的教授们,这次也终于能一睹其“芳容”了。正如一位教授所讲的,复旦史地所的号召力还是非常强悍的!
这次会议,从整体来看,质量非常高,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从会议论文集来看,所提交的论文质量颇高,其中不乏鸿文大作;从现场报告和小组讨论情况来看,每个发言者都比较认真,讨论时也是热火朝天,甚至有时候还会擦出些火花儿来,颇让人大开眼界,深受启迪。
我所做的报告是在第一天下午。因为前一天刚下飞机,晚上也没有休息好,比较疲惫,所以基本上没有提问什么问题,下午作报告时也不免紧张。还好,报告的内容我早已烂熟于心,所以报告还算顺利。第二天,我一改第一天的沉默无语,一下子提问了七八个问题,后来想想可能有些太多了。但是,从与诸位老师的交流中,我感觉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学术会议,不能搞一言堂,大家要相互讨论、相互批评才好。在我看来,拿到会议上的论文一定要是最新的论文才好,新论文就是要接受诸位同行批评的。前几天看到另外一个很大型的会议,但是一看论文,发现很多都是已经发表过的旧作,不免失望之极。这或许与国内的学术评价体系不无关系:很多高校不将会议论文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认为只有正是出版的才算数。这个其实是很糟糕的做法。在海外,会议论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表渠道,大家参会都是带着最新的、最前沿的论文过去的,因为这是带给同行看的,马虎不得。会议论文的观点可以不成熟,内容也可以不完善,但就怕拿篇旧稿来照本宣科来念,那就违背了会议交流的初衷了。所幸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我看到了众多的新论文、新史料、新观点,所以不免暗喜:这趟真没白来。
参加会议的还有不少来自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历史出身的经济史学者和学经济出身的经济史学者的研究路数有些明显的区别,二者更有所长,当然也各有所短。在会议上我就从两位老师身上学到了相关系数理论和智猪博弈模型的应用方法。这些对于经济学专家来讲,可能都是小儿科,但是能将之恰当运用到经济史研究中去,还是很难能可贵的。研究经济史,能将史料分析和理论应用完美结合的话,那是再理想不过了。可惜的是,能同时做到这两点的专家少之又少。
又见滨下老师
这次会议,滨下武志教授也出席参加了,为大会增色不少。我和滨下老师也已经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上面见面是去年5月份在中大见的。19号晚上吃饭时,得知滨下老师晚上11点的飞机,作为他的学生,我自然应该去接机才是。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的航班号,更糟糕的是连他从哪里飞过来都不知道,而更要命的是上海有两个飞机场……结果只好在酒店大厅等他。11点多,滨下老师终于到达酒店。到了酒店我才得知,他前几天一直在美国,有些感冒,那天又回去东京参加了另外一个会议,然后又从东京赶到上海来参加这个会议。本来19号晚上睡觉就已经很晚了,但是滨下老师却让我在第二天早上6点就叫他起床。结果,早上6点我去叫他的时候,他早已经起来!滨下老师虽早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且已是古稀之年,却依然如此勤于耕耘,醉心于学术,着实令人钦佩。想想自己每天还睡那么长时间,实在是有些汗颜!
会议的两天时间内,我向滨下老师请教了不少的问题。20号晚上,本来相约晚上九点见面讨论我的论文问题的,但是后来我这边有事就推迟了,直到快11点了才去找他。在接下来的近两个小时里,滨下老师拿着我的论文稿一点一点地问,不断用他的睿见来引导我的思路。以我愚见,滨下老师最为擅长的是他的图形思维——他能将纷繁复杂的一团乱麻用一组组的图形给你表示出来,让读者一眼能看懂他们之间的关联!须知,这个看似简单的思维方式,背后却蕴含着宏大的视野、敏锐的眼光和严密的逻辑推断。从这场长谈中,我发现了论稿中的一个论证失误:在计算走私占整个贸易的比重时,我忘记考虑第二层次的转走私问题了!转走私问题,更加的隐蔽,要不是滨下老师的“逼问”,我想这个问题我是很难考虑到的。回去之后,我立即把这个漏洞给修补上去了,并给某期刊发过去了最新的修改稿。
会议的些许遗憾
20号下午,会议有一个总结发言。诸位老师皆有高见,最后吴松弟教授钦点我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发言。既然吴教授挑兵点将了,我也就“初生牛犊不怕虎”,斗胆讲了几句。在我看来,这次会议的有以下几点小小的遗憾:
1,应多些对近代常关、关员、邮政等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是近代海关史研究中的薄弱部分,也是非常关键的前沿研究领域,展开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将会大大拓展近代史研究。
2,研究视野宜开阔,选题应更多元化。尽管会议题目是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但是会议论文中只有一两篇是从东亚视角来研究历史的,其它的众多论文都是只关注部分区域,甚少从更宏大的层面去探讨问题。我在研究倭寇问题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中国学者研究倭寇,一般都只关注中国的倭寇情况,但是日本、韩国的学者研究倭寇,却会将之放在东亚的视角去看,不但研究中国的倭寇,也会研究朝鲜半岛的倭寇,还会研究东南亚的倭寇,然后将他们关联起来讲。这次会议论文其中的一篇关于东亚贸易史的论文就是出自韩国学者河世凤。
3,需加强理论方面的创新。从复旦史地所召开这次会议的题目来看,我本以为将有一些教授在海洋史、港口史、腹地等方面做一些理论性的创建工作,但是除了吴松弟教授、滨下武志教授和任放教授等人提出一些新理论之外,其他人并没有相关论文的发表。当然,在讨论中,对于这些理论的问题争论比较激烈,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希望以后能将之系统整理、发表。
会议上,大家都会一团和气,不会轻易讲不好的话。而我这些“带刺”的发言,想必显得非常另类了。但是,这的确是我,一个青年学生,想讲的话。我想,那些真正的学者会理解这种“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感觉的。衷心希望近代海关史研究越来越成气候!
附:会议议程
海洋·港口城市·腹地:
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
会议手册
主办: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协办: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韩国)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上海航海博物馆
复旦大学长三角港口发展研究中心
时间:2013年10月19—20日
开幕式地点:复旦大学逸夫楼一楼会议厅
学术会场:光华西楼2201,历史地理中心会议室
光华西楼2801,文史研究院会议室
会议议程
10月18日,会议报到。
地点:上海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主校区内东南角之复旦大学卿云宾馆,服务台电话:21-65643941。
10月19日,会议第一天,复旦大学
上午8:30,逸夫楼一楼会议厅,开幕式
复旦大学文科处处长杨志刚教授宣布会议开始并主持开幕式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主任吴松弟教授致辞
韩国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所长金挽秀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滨下武志教授致辞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江沛教授致辞
中国海关学会领导致辞
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代表学校讲话
合影
茶歇
上午10:00,逸夫楼一楼会议厅,主题报告,主持人戴鞍钢
滨下武志:从海关·侨批·信局网络来看海洋·港口城市·腹地关系
李荣昊:仁川开港和腹地的产业变动
王玉茹:交通运输发展与近代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
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
上午12:00,午餐,燕园餐厅
19日下午2:00,光华西楼2801,文史研究院会议室
学术报告一,主持人朱荫贵
樊卫国:试论近代上海局部市场经济
朱从兵:晚清铁路产权争议中的社会、企业与政府——以株昭铁路的筹建和建设为例
方书生:近代中国局部市场经济的绩效:基于华南地区的验证
杨敬敏:19世纪末进口机制棉织品消费分布与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地理格局的变迁
3:40:茶歇
4:00:学术报告二,主持人樊卫国
朱荫贵:近代粤商浙商取代晋商徽商执近代工商牛耳的经济地理分析
刘素芬:抗战时期叙昆铁路的矿权之争
丁贤勇:惊变:杭江铁路通车前后的乡民世界
马陵合:近代铁路交通与金融业互动关系初探——以蚌埠为例的研究
5:40,晚餐,正大餐厅
19日下午2:00,光华西楼2201,历史地理所会议室
学术报告三,主持人林玉茹
河世凤:从贸易统计上看1930年代东亚的内部交易和港口城市
朴俊炯:关于平壤的开市过程——从殖民地空间的发源和传播的观点出发
连心豪:清末民初龙口开埠设关刍议
武强: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与城市发展——以码头捐为中心的分析
3:40:茶歇
4:00:学术报告四,主持人连心豪
林玉茹:「尺素频通」与晚清宁波、泉州、台湾各港的三角贸易
杨蕾:19世纪末20世纪初青岛和上海的汽船贸易
马光:利益博弈——晚清珠三角地区鸦片走私与缉私
刘畅:《中国旧海关史料》中的近代中朝海上贸易
5:40,晚餐,正大餐厅
20日上午8:30,光华西楼2801,文史研究院会议室
学术报告五,主持人张忠民
苏智良: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浙东沿海地区的航运往来
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与中国城市交通社会变迁——以近代上海国际大都市形成为例
施沛杉:汽车与上海新式婚丧(1901-1949)
10:10:茶歇
10:30:学术报告六,主持人苏智良
熊亚平:华北铁路沿线地区市镇管理体制的变迁——以警政、商会和自治为中心的考察
杨宝民:港口城市规划的新思路—以青岛董家口港口新城为例
姚永超:近代东北兽皮贸易及生态影响
12:00,午餐,正大
20日上午8:30,光华西楼2201,历史地理所会议室
学术报告七,主持人莫世祥
李爱丽:19世纪70年代粤海关洋员对海南的考察与认知
周子峰:近代厦门及经济腹地
伍伶飞:近代中国灯塔建设中的民间因素
毛立坤:“封锁香港”问题新解(1874-1876)
10:10:茶歇
10:30:学术报告八,主持人李爱丽
莫世祥:制度差异 兴衰契机——近代港澳自由港政策与绩效的比较研究
张永帅:香港、仰光贸易网络与近代云南口岸贸易
陈为忠:近代东北亚的海带贸易——以烟台港为中心
12:00,午餐,正大
20日下午2:00,光华西楼2801,文史研究院会议室
学术报告九,主持人任放
袁为鹏::芦汉铁路、汉阳铁厂与武汉地区早期城市化
赵欣:从阴霾到明媚――“雾都”伦敦治理雾霾进程研究
奥佳:黑龙江(阿穆尔)流域地名形式的变化及对社会影响
段金生:近代边疆问题中的“国际因素”:以民国时期的新疆为中心的考察
3:40,茶歇
4:00—5:15交流:以“海洋·港口·腹地”与经济变迁、区域发展为中心,主持人
20日下午2:00,光华西楼2201,历史地理所会议室
学术报告十,主持人袁为鹏
任放:晚清民国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
樊如森:天山南北地区的近代交通网络
王哲:近代邮政网络的初步分析
姜修宪:制度变迁与闽江轮运业
3:40,茶歇
5:00—5:10交流:以“海洋·港口·腹地”与经济变迁、区域发展为中心,主持人
5:20,光华西楼2201,历史地理所会议室,全体代表
历史地理所副所长安介生宣布会议结束,布置21、22日考察上海港和宁波港事
5:30 晚餐与参观东方明珠、上海城市历史博物馆
参会专家名单
河世凤 韩国海洋大学校东亚学科教授
韩成愚 仁荷大学韩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李荣昊 仁荷大学史学系教授
李思儒 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映美 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金挽秀 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所长
金妍京 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朴俊炯 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HK教授
奥佳( Zakharenka Igor)俄罗斯科学院自然学与科技学史研究所博士生
滨下武志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教授
马陵合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马光 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生
樊如森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副教授
吴松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杨敬敏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伍伶飞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戴鞍钢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荫贵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丁贤勇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武强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中心副教授
赵欣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王玉茹 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王哲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毛立坤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陈为忠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连心豪 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教授
刘畅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讲师
姜修宪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杨蕾 山东师大历史系讲师
詹庆华 上海海关南汇办事处处长
姚永超 上海海关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方书生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樊卫国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张忠民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茅伯科 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杨宝民 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陈红 《深圳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编审
王敏 《史林》编审
郭常英 《史学月刊》编审
朱从兵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林玉茹 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
熊亚平 天津社会科学历史所助理研究员
任放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周子峰 香港树人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莫世祥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周奇 《学术月刊》编审
王卫东 商务印书馆编辑
段金生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永帅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讲师
袁为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教授
施沛杉 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生
李爱丽 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劉素芬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参加这样的会议不容易,连睡觉时间都要被压缩,辛苦呀!
不过能有所收获也高兴,特别是带刺的发言更难能可贵!会议都是讨论的,若大家太过于和谐,那就没必要开会了
这几天疲于奔波啊!
学术会议,不需要一言堂,不需要和谐,讨论越热烈越受启发。思维的火法就是在碰撞中产生的!
我在想,如果我在这样的会议中,会不会有听天书的感觉。
天书倒不至于,但是要想理解透还真的需要点功力——隔行如隔山!
“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3-12-09
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办,仁荷大学韩国研究所(韩国)、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航海博物馆、复旦大学长三角港口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会议,于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仁荷大学(韩国)、韩国海洋大学、香港树仁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上海海关学院、比利时根特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历史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航海学会、上海海关、《史学月刊》编辑部、《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和社会变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会议分为开幕式和主题报告、学术报告交流、集中总结研讨等几个板块,并针对每位代表的会议报告安排了主持人点评和互动讨论环节。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文科处处长杨志刚教授主持,主办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协办方韩国仁荷大学、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代表及中国海关学会领导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最后,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代表学校讲话,他指出,从空间的纬度考察中国及东亚国家近代经济的转型,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对大陆国家来说,海洋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空间,如何认识海洋、如何走向海洋对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次会议的主办方和协办方所在的三个城市上海、天津和广州,都是重要的港口城市,韩国和日本也是一直在陆地和港口间寻找平衡的两个国家,我们共同来研讨海洋、港口、陆地所串联起来的空间是如何影响东亚各国发展的,这不仅是历史的问题,也是现实的问题。今天,随着东亚国家的全面发展,东亚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活跃的经济体,在这样一个态势下,如何重新认知东亚经济的地理空间,如何运用好这个地理空间创造更好的合作,已成为东亚国家共同面临的战略性问题。他认为,复旦史地所及整个历史地理学科在研究领域和关注度上也经历了一个从陆地走向海洋的过程,相信这次会议的研讨成果及其所形成的今后的联系机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必将促进历史地理学科更加繁荣发展。
主题报告部分,滨下武志从海关、侨批、信局网络入手探讨海洋、港口城市、腹地关系,以独特的视角重新界定、诠释交通的概念及交通研究的方法,特别强调了网络的互联性和关系性、市场的层次及流通圈的重要作用;李荣昊介绍了仁川开港和腹地的产业变动情况,通过对都市近郊商业化农业发展、殖民农政和粮食增产、工业政策和京仁工业团体的深入剖析,指出“米棉交换”的贸易体制,不仅影响了仁川港的腹地,还影响了朝鲜的整体产业结构,同时,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腹地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灵活性;王玉茹从交通运输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视角,运用区位理论,通过天津由一个南北运河交汇而始的水陆码头,随着近代经济的兴起、交通运输的发展而演变成为北方经济、金融和商贸中心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吴松弟全面总结了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空间进程用“自东向西、由边向内”八字加以概括,“自东向西”为主要方向,“由边向内”为次要方向,同时,他还对“港口-腹地”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在辨析、扩展港口、腹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不仅存在着起点在国内的一种港口-腹地系统,也存在着起点在国外的另一种港口-腹地系统。后者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
各场学术报告围绕“海洋、港口城市、腹地”,从不同角度探讨近代以来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的相关问题。在对外贸易和港口城市发展方面,河世凤的论文《从贸易统计上看1930年代东亚的内部交易和港口城市》从东亚的面(贸易统计上的地区)、线(内部地区间的交易)、点(内部交易的都市)入手,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指出在东亚内部交易上以大阪、神户为物流中心,形成了金字塔形放射状构造;朴俊炯从殖民地空间的起源和传播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平壤的开市过程;连心豪利用海关档案与日本外交史料,详尽探究了清末明初龙口开埠设关始末;武强以码头捐为中心分析了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与城市发展,考察了码头捐的起源、征收状况的变迁、与上海港贸易的相关性、对工部局市政费用的影响及社会影响,从侧面反映出上海港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林玉茹透过“尺素频通”来观察宁波、泉州及台湾的三角贸易,强调了“尺素频通”在委托代理贸易的运作、船只贸易与竞争、台湾与宁波及泉州贸易、南北货市场竞争与情报、在宁波的海商团体、商人日常生活展现等方面的史料价值;杨蕾利用日本汽船会社的社史、新闻报道和报纸广告等资料,考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青岛和上海的汽船航路,并认为上海和青岛港之间航线的运营使青岛被纳入到日本经营下的山东-中国东北-上海-朝鲜-日本的东亚航运网中;方书生、樊卫国在论文《地理、市场与管制:两宋以降南中国外贸港口偏移的解析》中指出,在宋元、明至清中叶、晚清民国三个不同的时段,在或不完全开放或不完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港口功能从原始形态一路演进到近代形态,期间出现转口、经销、加工等不同的贸易形式,形成线性、离散、集聚等空间形态,并受到地理区位、管制、市场经济等不同主导因子所制约,形成一幅完整的演进路线图;马光的论文《利益博弈——晚清珠三角地区鸦片走私与缉私》利用近代海关资料对鸦片走私渠道、走私数量、走私参与者、组织形式等进行分析,并对广东地方政府和海关当局展开的缉私行动进行考察;刘畅依据《中国旧海关史料》,阐明烟台在中朝海上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并深入分析了仁川开埠通商后烟台与朝鲜贸易的趋势及特点,强调人参贸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姚永超考察了近代东北的兽皮贸易,认为落后地区或国家如何开发原始资源和发展对外贸易,在发展好经济的同时也防护好发达国家向本地区转移环境成本,是近代东北兽皮贸易盛衰带给我们今天的历史启示;陈为忠以烟台港为中心,考察了近代东北亚的海带贸易,总结出烟台与俄国远东地区、日本北部沿海地区的海带贸易趋势及其对地区开发和其他贸易发展的影响。
在交通与城市发展、社会变迁方面,戴鞍钢的论文《近代上海与浙东沿海地区的航运往来》指出,1843年上海开埠后,与浙东沿海地区间密切的航运往来,有力地推动了彼此的经济联系和社会发展;苏智良的论文《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将1843年作为上海近代化的起点,论述了上海新文明的成长,指出上海是中国制造的大本营,也是革命与救亡思潮的发祥地,强调了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詹庆华以中国近代海关在近代上海城市社会形成中的推进作用为考察视角,从物流、资金流、文化(信息)流等维度入手,分析研究海关对上海近代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度,认为在近代上海融入国际港口城市网络进程中,中国近代海关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作用不只局限于上海,它使近代中国港口城市-腹地产生更好的联动效应,近代海关引领的开放革新驱动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近代中国沿海与内陆众多城市的走向;伍彾飞分析了近代中国灯塔建设中的民间因素,尝试跳出海关本身、换一种视角来看待和解释近代中国的灯塔建设,认为中国海关、民间和外国三种力量共同存在于建设过程;施沛杉考察了汽车与近代上海新式婚丧,通过汽车在上海民众的日常礼俗仪式的使用方式的改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风气变迁过程;熊亚平以警政、商会和自治为中心考察了华北铁路沿线地区市镇管理体制的变迁,提出应在注重市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管理体制的创新,适时地建立或调整市镇的管理体制,以更好的促进市镇的可持续发展;赵欣研究了19世纪中期以来“雾都伦敦”治理雾霾的进程,认为其模式值得向全世界大城市推广。
在铁路及工矿业等近代经济发展方面,朱从兵以株昭铁路的筹建和建设为例,研究了晚清铁路产权争议中的社会、企业和政府各方力量的博弈,反映出近代社会力量成长及其付出的代价;刘素芬结合公、私文书的历史研究方法,探讨了抗战时期叙昆铁路的矿权之争;丁贤勇以傅东华回乡散记《火龙》为核心资料,结合田野调查,对杭江铁路开通之初,所引起乡民社会的惊惧、惊奇、惊喜、惊醒的变化过程作了探讨;马陵合从研究蚌埠这一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出现的“被铁路拉出来的”单纯的商贸型城市入手,揭示出近代铁路交通与商贸、金融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樊卫国借助于生态学的独特视角,考察了近代上海局部市场经济,从资源禀赋、生产技术、制度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对上海的市场生态体系进行了分析、界定;杨敬敏通过对棉纺织业这一与港口贸易密切相关产业的考察,认为19世纪末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两省进口机制棉布的消费倾向于经济较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平原地区、传统纺织区,而进口机制棉纱消费倾向于经济较为落后的非平原地区、非传统纺织区。考察全国进口机纱的输入分布亦可发现,此项进口贸易对沿海、沿江“核心区”之外的广大内地经济发展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分布格局;袁为鹏对芦汉铁路、汉阳铁厂与武汉城市近代化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研究,为理解中国近代化早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提供了生动个案;朱荫贵对近代粤商浙商取代晋商徽商进行了经济地理分析,探究了粤商浙商兴起的原因、成功之道和特点。
在华南港口腹地关系及贸易发展方面,周子峰对近代厦门及其腹地经济关系的演变作了分析,并探究了民国时期闽南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的现象并不显著的深层次原因;毛立坤对“封锁香港”问题提出了新见解,认为其起源于乱象丛生的香港转口贸易,并通过8桩代表性走私案件展示出“封锁香港”的真相,从而进一步揭示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莫世祥、陈红的论文《制度差异、兴衰契机——近代港澳自有港政策与绩效的比较研究》,深入探究了英式自由港政策与葡式自由港政策在各自主导近代港澳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制度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最终导致港兴澳衰的根本内在演绎;张永帅考察了香港、仰光贸易网络与近代云南口岸贸易,认为云南不同口岸与香港、仰光贸易网络的联系以及如何取得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口岸不同的贸易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商品构成的差异。
在腹地、边疆地区的交通与贸易发展、社会变迁方面, 樊如森考察了天山南北地区的近代交通网络,指出三大陆路干线、传统驿路、水路与邮政、电信网络相交汇,构筑起天山南北地区的近代交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当地的经济开发,加强了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提升了新疆地区整体的现代化水平;任放认为,晚晴民国两湖地区(湖北、湖南)的交通运输业出现了结构性变动,新式交通工具(轮船、铁路、汽车)成为近代工商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交通工具(如木船)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伴随新生事物一同前行,与轮船等新式交通共同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交通格局; 姜修宪以产权处置为中心,探讨了制度变迁与近代闽江内河轮船行业的关系;王哲基于对多版本邮政舆图分析,从邮政网络的特殊性、空间扩展等方面考察了近代中国的邮政网络空间;奥佳对黑龙江(阿穆尔)流域地名形式的变化及社会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地名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状况、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李爱丽以1870年前后英国领事官员和粤海关洋员撰写的关于海南岛的文章为考察对象,揭示其考察路线和研究内容,增加了我们对外国人进行边疆史地研究的认知。
在会议最后的总结研讨中,学者们认为,本次会议围绕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和社会变迁这一主题,进行了多学科的探讨,有很多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方法、新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在“海洋、港口城市、腹地”研究各领域的新进展,关注的视角也扩展到东亚地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还有很多,例如,对内陆边疆地区的研究还很薄弱,如何以中国现代化进程和近代经济地理的重要问题为出发点,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方面进行多学科的、多维的、立体化的研究,仍需学者们共同努力;同时,在港口腹地研究方面的互动交流须进一步加强,吴松弟提议建立一个此研究领域的“海陆联盟”,通过网络沙龙等平台及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互动,共同推动“海洋、港口城市、腹地”研究走向深入。
(作者何秋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http://yugong.fudan.edu.cn/views/news_index.php?tpid=650&id=1272&lis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