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计算年龄往往有虚岁(毛岁)与周岁(实岁)之分。周岁指的是一个人的实际年龄,与现当代计算方法基本无异,而虚岁则是在周岁上加1岁或2岁。在古代,虽然没有统一的虚岁计算标准,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孩子从出生时就应该记为一岁,因为十月怀胎在古人看来是万物有灵的体现。而以后每过一个农历新年(即春节,而非阳历新年)就增加一岁,这样虚岁往往比周岁要大。如果是腊月(阴历十二月)出生,一过春节就记为两岁,因此虚岁比周岁还要大两岁。所以,我们现在把计算虚岁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以计算年龄的时间为标准,若计算时间是在过了农历新年到生日期间,则虚岁=周岁+2(即虚两岁);若计算时间是在生日过后到农历新年期间,则虚岁=周岁+1(即虚一岁)。
虚岁貌似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意外情况”。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就让人有些不淡定了——真的搞不懂是怎么计算逝者享年的!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山东按察使(相当于现在的省政法委书记?)吴学,字逊之,生于天顺丁丑五月二十七日(1457年6月18号),卒于嘉靖壬午年十二月某日(1522年12月19号至1523年1月17号之间),实际逝世时按周岁算应该是65岁,虚岁66岁,但是墓志铭中却言其“享春秋六十有八”。年龄再虚增,也不能增多三岁吧?各位怎么看?
会不会生卒年月记载错误呢?墓志铭作者为邵宝(1460-1527),历任江西提学副使、户部侍郎等,为吴学之同乡,二人甚相熟,所以对于吴学的生卒年龄应该不会记载错误。
是不是邵宝童鞋年事已高,数学不好,计算错误呢?这个可行性想必也是比较小的,毕竟是给别人写墓志铭,开不得这种玩笑的。
由于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便去古代文史专业论坛国学数典去请教,但是遗憾的是竟然没人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翻阅了各种资料,感觉有一种解释是靠谱的,这就是:积闰享寿!
农历的置闰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十九年都必加七次闰月,以十二个月等于一年来计算,这样多出来的闰月每积十二个月就可以添一年。所以,人们往往将这些多出来的闰年视为上天恩赐,“享年”便由此而来。然而,古人计算寿龄时,并不是严格按照这样的标准就行的,往往是人死五十岁或六十岁起积就闰加三岁,而九十五岁起积闰加五岁了!积闰享寿,估计当代人知道这种习俗的已经不多了。
积闰享寿,吴逊之“享春秋六十有八”并非空穴来风。
66/19*7/12=24.3,也就2年多8、9天,哎,古人果然没有精准的习惯!
这个吧,其实就是一个习俗而已,谈不上什么精确不精确的。你见过谁的享年是精确到月甚至日的?即使是52岁,也可能会虚增3岁变成55岁的;95岁时可能就虚增到百岁了!宁多勿少,长寿总是好事嘛!
但是,不到50岁的话是不能加的,也不能用享年,只能用存年、是年表示。
阴历还是很精确的,不然不会说几千年之后依然还能用来准确计时。
怎么经常见到享年小于五十的?百度百科对“享年”一词的解释里也有“享年四十有三”:
汉蔡邕《郭有道林宗碑》:“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 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而公卧病,以 元祐 元年九月丙辰薨於位,享年六十八。”清汤之旭《皇清太学生武修袁公(袁可立曾孙)墓志铭》:“而享年不满半百(46岁),是可哀也。” 《红楼梦》第一一○回:“听见 贾母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岁。”冰心《我的学生》:“她生在上海,长在澳洲,嫁在北平,死在云南,享年三十二岁。”
1,享年、存年、终年没有强制的固定用法,50岁以上才可以用“享年”只是说常见,并非绝对。
2,过去存在的例子不见得就是得当的用语。只能说这是后来者不懂或者是出于一种“好意”或“敬意”而故意为之。
如今,绝大多数都是使用“享年”,反倒成了当下习俗了。
积闰享寿,我现在知道是什么回事了,感谢分享。
勺子哥果然是渊博……
我之前是听都没有听过积闰享寿这一说的,只知道虚岁和避讳,查了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各种涨姿势啊!
如此一来,很多论文中单纯按照虚岁做的出生年月推断估计都要重新考量一番了。
回访一下哦。。
古人既然这么重视虚岁,是不是他们并不把虚岁称为"虚岁"而根本就不用周岁的概念呢?毕竟"虚"字听来是个谦词。
总是高难度的问题……
周岁好像就是近代才有的概念,在古代周岁时一年或一岁的意思。古中国人常采用的是虚岁,起码我见过的这么多人一般都是虚岁。
至于周岁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需要再行查找资料方可有定论。
一般来说,我还是习惯使用阴历和虚岁
一直过的阴历生日。
60岁前用周岁,60岁后用虚岁……
有一种通俗易懂的方法说,周岁是离开母体的年纪,虚岁是离开父体的年纪。。
哈哈,这是见过过的最通俗易懂的神解释啊!